我們的羅馬假期Part III,要拜訪一些名氣可能
不像許願池、梵蒂崗、聖彼得廣場那麼響亮,
景觀又不似羅馬競技場如此宏偉壯闊、充滿歷史風情的景點。
但這些地方,或許有著異於羅馬城的特殊景緻,
或許會勾起我們曾在電影中一瞥而過的印象,
仍舊值得在踏入羅馬城時抽空一遊。

Tiber台伯河是羅馬城的中心河流,羅馬人甚至羅馬帝國的發展,
都是以Tiber作為中心據點,逐步向整個義大利半島擴散。
而就像塞納河之於巴黎一樣,Tiber對於羅馬人也有著非凡的城市意義。
走在Tiber河畔,可以見到一座座橫跨河面、型態各異的新舊橋樑,
也能見到在初秋時節逐漸染上淡黃的青綠梧桐樹。






與巴黎一樣,羅馬人也認真謹慎地規劃城市風格。
雖然城市風貌與建築意象不若巴黎那麼地多元卻又和諧,
但至少在河岸旁不會見到高聳、突兀的超級豪宅,
也不會見到雜亂無章、侵入河道的破爛建築。
Tiber河畔有的就是翠綠的梧桐樹步道、
清澈潔淨的潺潺河水,以及時而凸出於天際線的教堂圓頂。




羅馬城中有數個山丘,錯落在市區的各個角落。
想當然爾,山丘上有著清新的空氣、蓊綠的松樹、寬闊的居住空間,
又遠離雜亂的羅馬市區交通與擁擠的觀光人潮,
很快就成為有錢人集中居住的豪宅區。
其中,Aventine Hill位在市中心旁與Tiber河畔,
在觀景台上可以眺望羅馬城區與天際線;
而遠方的圓頂建築,正是梵蒂崗的聖彼得教堂。




我們循著旅遊書的導覽,爬上Aventine Hill,
在成排的豪宅中,找到這座看似不甚起眼的平凡建築,
是中古時代天主教三大騎士團之一的Knights of Malta騎士團團長別墅。
然而,我們可不是要來進行基督教修道歷史的溯源之旅。
當觀光客站在別墅厚重漆黑的大門前,彎下腰來、瞇起一隻眼睛貼上小小的鑰匙孔時,
會驚覺目光竟然可以直線穿過別墅裡層層疊疊的濃密樹叢,
準確地對上羅馬城的地標之一:梵蒂崗的聖彼得教堂。
英國詩人說To see a world in a grain of sand; And heaven in a wild flower;
鑰匙孔裡的小小世界,彷若帶領我們的目光穿越時空隧道,
會不會是當年騎士團浪漫而別具巧思的建築奇想呢?




慕名而來的觀光客,人人將雙手撐在門面上細細欣賞鑰匙孔裡的小世界,
漆黑的木門都被手臂磨出「八」字型的痕跡了。


Trastevere位在羅馬城的西側,隔著Tiber河與羅馬市中心對望。
或許因為一水之隔,Trastevere沒有羅馬城區的繁雜忙亂,
只有狹窄的石版路面、小巧可愛的小吃店或餐廳,以及悠閒享受逛街氣氛的觀光客。
在這裡,我們總算可以擺脫羅馬惡名昭彰的混亂交通與車陣,
沐浴在地中海式的靜謐街景與小店風光。
(Trastevere某間小餐廳的Menu,剛好繪出Trastevere的地理位置)




在電影《天使與魔鬼》之中,第四位樞機主教被沉入池塘的光明會科學祭壇,
就是頗具名氣的Piazza Navona納佛納廣場。
可惜我們來到廣場時,位在中央文藝復興時期藝術家Bernini的雕塑作品
「四河噴泉」正在整修,讓我們無緣靠近一睹高聳的
埃及方尖碑與Dan Brown掰出的光明會線索。
不過橢圓形的偌大廣場,現在已成了人潮匯聚的市集,
擠滿了各色擺攤的街頭藝術家,舉凡繪畫、現場人物寫生、表演藝術,
甚至手工飾品製作,可謂應有盡有。




歐洲許多大城市都有Pantheon萬神殿,
但最為古老、同時也是正宗原版的Pantheon就位在羅馬。
因為奠基於羅馬帝國時期,具有近2000年的歷史,
日後其他歐洲國家建築的萬神殿,其實都是仿自於羅馬的Pantheon。
《天使與魔鬼》中Robert Langdon尋找第一座科學祭壇時,
就是找錯線索,而來到這座埋葬著文藝復興時期藝術家拉斐爾的Pantheon。


最後值得一提的,就是羅馬城讓人目瞪口呆的交通。
羅馬其實擁有相當密集的地鐵網路,
(雖然每節車廂外表都已被街頭塗鴉客畫得面目全非、像炸彈炸過似的><)
但地面上的交通狀況依舊讓人不敢領教。
早在來到羅馬之前,就已聽聞羅馬的馬路上沒有劃標線;
反正「菩提本無樹」,標線就在駕駛人自己心裡,一樣能心安理得地開上路。
而來到羅馬後,才發現縱使像我們這樣只有四條腿的窮光蛋觀光客,
在羅馬街頭拜訪歷史遺跡,依舊是危機四伏、險象環生:
無時不刻不斷發生的小車禍、擦撞、吵架、口角就不提了,
大大小小的車輛總是不耐煩地猛按喇叭,再以高速衝過路口。
行人過馬路時,最安全的方式反而不是左顧右盼後再行穿越,
而是閉著眼、狀了膽硬衝過去,因為若是還乖乖地停、看、聽,
大概在路口耗了10分鐘仍無法通過馬路@@。
不過,羅馬人還是保有地中海文化的輕鬆悠閒思維,
小丑們利用等紅燈時在斑馬線上表演起雜耍,
大概就不太可能在死板板的英國土地上出現。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AnitaNGeoffr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