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法的最後一天,我們停留在Nîmes,一個羅馬人遺留下來的古老城市。
而Nîmes附近最知名的景點,莫過於位在郊區的Pont du Gard嘉德水道橋了。

2000年前在地中海周圍建立大帝國的羅馬人,向被征服者宣揚國力、武力的方式之一,
就是在新領土上建立羅馬式的建築,包括神殿、拱門、競技場、浴場,與水道橋等。
於是這趟南法+西班牙的旅程,以及9月的義大利之旅,
我們不斷在地中海沿岸見到羅馬人遺留下的建築遺跡,
讓人讚嘆他們曾經具備的精湛工程技術與統治能力。
這些2000年前即矗立在南歐的雄偉建築,
若不是因為年代久遠逐漸崩毀,加上之後基督教文明的深刻浸潤,
對歐洲人的影響其實是難以計數的。

水道橋也是羅馬人向被征服者宣示主權的方式之一。
在南歐的崎嶇丘陵間統治一座城市,必須盡速取得供應城市運作、市民生活的水源。
羅馬人在郊區找到穩定水源後,便利用各種建築技術將水導引至城市之中;
即使遇到再怎麼寬廣的河流溪谷,也要蓋座水道橋讓水順利流過。
嘉德水道橋雖然不是長度最常、規模最大的水道橋,但大概是保存最完整、名氣最響亮的一座。


我們在清晨來到Pont du Gard。
晨光灑在古老斑駁的米白色巨石上,突然有種很Holy的感覺…


每一座橋拱都有好幾層樓高。
很難想像2000年前的羅馬人,如何將數噸重的巨石運到此處,
又如何將巨石精密切割,不依靠黏著材料就將巨石準確堆疊數十公尺高。
歷經千年歲月、無數人車馬行經橋面,Pont du Gard仍然穩固地矗立在溪谷上。


看似水平的橋面,其實是由水源處逐漸向Nîmes市區傾斜,水才有可能順流而下。
這是另一個讓人訝異的建築技術吧。


南法好幾座城市都有羅馬人遺留下的競技場,Nîmes也不例外。
這競技場,就是電影神鬼戰士中,Gladiator與野獸,或Gladiator彼此間競技搏鬥的場地。
一個個雙層拱門圍繞而成的環型建築,展現羅馬人重視對稱、幾何的美學觀念。


和羅馬的圓形競技場比起來,Nîmes的競技場在size上當然小一號,
氣勢也就稍微弱了一些。
除此之外,不曉得是不是因為名聲不夠響亮、維護不夠用心,
競技場的石牆已經因雨水沖刷而變得黑白夾雜,
廣場前居然還有一位代表西班牙傳統的鬥牛士銅像(這裡不是法國嗎?)。


羅馬人當然也不會放過興建神殿的機會。


Nîmes其實是個寧靜、悠閒,被綠樹與泉水圍繞的城市。






歐洲許多城市都有其特有的標誌或符號,反映城市的歷史或特色。
通常市政府會費盡心思,在城市的各個角落中嵌入這些標誌,
包括建築牆面、燈柱、街燈、人行磚,甚至垃圾桶、變電箱或路面的人孔蓋。
觀光客在街上閒晃,不經意發現這些隱藏得十分巧妙的標誌,也是一種旅行的樂趣。
Nîmes的市徽,是一隻被繫在棕梠樹旁的鱷魚──這是羅馬帝國的錢幣標誌之一。
舊市區最著名、最熱鬧的廣場中央,噴泉旁的石鑄棕梠樹幹上,
就牢牢地栓了一隻可憐的鱷魚(更可憐的是他快被觀光客摸成「金鼻鱷魚」了><)。


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AnitaNGeoffr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3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