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已經在不只一本英國的旅遊書上,見到台灣或外國的作者,
以「惡名昭彰」這樣極端的用詞,形容英國本地的傳統料理。

今晚與室友一同吃飯時,突然聊到豬肉。
我們共同的結論是:(A)台灣的豬肉真是好吃啊;
(B)不到英國走一遭,還真不知道台灣的豬肉好吃。
反過來說,英國的豬肉不論如何煎煮炒燉,總是有一股味道揮之不去…。
簡單講,就是一股臭味。
借用曾是養豬戶女兒的Ani的話來說:這裡的豬,一定是吃ㄆㄨㄣ長大的!

因此對我們而言,實在很難想像英國人怎麼有辦法開懷地將當地豬肉吞下肚子裡。
但我一直更覺得,扣掉大都市裡日益風行的異國創意料理不談,
英國傳統餐廳、酒館裡供應的傳統食物,更是堪稱一絕。
在英國,不論是擁有上百萬人口的超大型工商業都市,
或是大都市周邊的衛星小鎮,甚至荒郊野外、街上見不著幾個人影的小村莊,
總是能在路上找到外觀差不多、裡頭三三兩兩坐著一些人的traditional bar,
供應固定幾種大牌子啤酒與local beer。
而湊近門口瞧一眼menu,更是永遠可以見到似曾相識的那幾道傳統英國菜餚。

如果這些與啤酒搭配的菜餚永遠美味可口,或是總是能具有地方特色,
或許踏進酒館裡的我還會甘之如飴。
無奈的是,這一年多下來,或許也吃過二、三十間英式traditional bar的食物,
還真覺得這些傳統酒館的大廚們,大多數都變不出太多新花招。
英國人最愛拿來配啤酒的chips薯條、onion ring洋蔥圈,
怎麼炸、怎麼擺盤就是那副樣子,本無需多費唇舌;
即使能放進menu正中央的main course主菜,
也常在服務生端上桌的那一刻,令人傻眼、頗有誤踩地雷的感覺。


以前在台灣看料理東西軍時,一直以為英式牛排是一道十分美味誘人的菜色。
但自從10月去了一趟蘇格蘭高地、每晚大嗑蘇格蘭高地牛排之後,
才發現英格蘭的牛肉…肉質實在端不上檯面啊。
不過與其它傳統菜色比較,rump steak還算比較可以接受的料理,
除了…永遠缺乏變化的配菜。
在台灣,即使一百多塊的夜市牛排,
也可以吃到裹滿磨菇醬、黑胡椒醬的鐵板麵,蛋黃處於凝結邊緣的荷包蛋。
(還有喝到飽的玉米湯、紅茶或可樂…)
在英國,煮青豆、煮馬鈴薯、煮胡蘿蔔、烤蕃茄、烤磨菇…
換來換去,擺在牛排身邊的,永遠是這幾樣蔬菜。
嫌缺少變化嗎?英國人最擅長的,就是在馬鈴薯身上搞花樣:
整顆的、切片的、切條的、切丁的、剁成泥的,應有盡有,還不眼花撩亂嗎?


狠一點的餐館,這樣也可以算一道main couse,
跟你收個6~10英鎊(直接乘以50算算看…)。
光看那乾乾癟癟的sausage英式香腸(其實都很鹹…),我就有些沒胃口了。
(台灣的煎香腸、烤香腸,咬下去會噴肉汁耶~~)


這樣也算main course!?Are you serious?
煮青豆+薯條+拌肉醬的馬鈴薯泥,這是餵豬的飼料吧…。
不好意思,當它端上桌時,你還是要付相當於台幣300元以上喔><”


相較之下,英式早餐與英式下午茶,就比較常獲得旅遊書的推薦。
一般全套的英式早餐,其實還頗豐盛、可以吃得挺飽的;
但若每次總是吃到荷包蛋、煮豆子、烤香腸、烤蕃茄、煎培根、烤磨菇、薯餅,
說到選擇的多元性,還是輸台灣的早餐店一大…一大截。

這樣也可以理解,為何英國城鎮街道上,總是充斥著各色異國料理,
泰國菜、印度菜、中國餐館、中東的kebab、日本料理…。
而對我們這些胃口早已被養得非常刁的台灣人而言,
若不是為了聚會,根本不可能踏進traditional bar糟蹋自己的腸胃口舌。
如果在離開英國前,要讓我再回味一次所有值得留戀的英國事物,
traditional bar的傳統食物,或許將是我第一個排除在外不考慮的選項吧。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AnitaNGeoffr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4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