York Minster, York, UK

Ani下星期就要去德奧自助旅遊了,我則將宅在家裡孤軍繼續與essays奮戰。
前幾天難得踏出房門,去了一趟圖書館蒐集資料,
在大廳巧遇十分親切、但英文腔調接近火星語的印度同學Ravi。

Ravi手上拿著三明治,說他待在房間總是無法專心寫essays,
於是計畫展開圖書館埋首苦讀大作戰,當然三餐也將要靠三明治、甜甜圈、咖啡打發了。
我則提到還是覺得留在房間裡比較舒服,
只是Ani去德奧的10天,我得要面對空蕩蕩的一人房間。
Ravi當下的反應是:你老婆要出國?How about your cooking??

我當下的反應則是:就自己煮啊...不然跟鄰居Vincent一起開伙也可以...
不過回宿舍的路上,卻越想Ravi的反應越感到不對勁:
為何老婆不在,會影響到cooking這件事?
是不是在Ravi心裡,女主人在家中的目的就是cooking, cooking and cooking?

當然我希望,是我這個現在裝滿女性主義理論的腦袋瓜想太多了。
不過,有些與印度女生住同個flat的同學,
常提到總是有印度男生來找室友開伙--換個講法就是:
印度男生根本不會/不願意煮飯,身在異鄉,就直接就近請女同學料理給他們吃。
於是在印度人的觀念裡--可能包括印度女生--,
女性的角色就被限定在家庭領域中,完成家事成了她們的人生工作、性別標籤。
即使選修人權法的印度女性比例不在少數,
但涉及性別議題時,恐怕終究無法逃離傳統社會觀念。

或許這是印度的性別現況。我不甚了解,無法多作臆測。
不過回頭看看台灣,這樣的性別不對等觀念,難道完全不存在嗎?
就像之前爆瘦的我遇到台灣同學,接到的第一句話是:
「你瘦了喔!你老婆虐待你喔?」
於是我和Ani同樣無法接受的是:老公變瘦關老婆什麼事?
是不是與Ravi一樣,已經假設了這樣的前提:
「老婆要負責好好煮飯把老公養胖養壯,才算盡了賢妻之責」?

當然與過去相較,台灣的性別觀念已經開放對等許多。
國小課本早已不再有「早起爸爸忙看報/媽媽忙打掃」的保守性別設定,
東區街頭爆乳露臀的辣妹不會被評為「招蜂引蝶」,
甚至周美青升級為第一夫人後,還有比例不低的人支持她繼續工作,
而非如老國民黨時代的官夫人般,成了男性官員身旁端莊賢良卻蒼白貧血的樣板角色。
但潛藏在台灣社會觀念中,對性/性別的約束箝制,
卻越來越以不易察覺的方式展現,繼續壓抑人們的性自由、女性的社會地位。

若對照國外的女性主義理論與法制發展,
台灣值得反省之處恐怕是成千上百,我大概也沒這時間逐一爬梳理解。
但現在閃過我腦海的,除了「老婆得負責煮飯」的觀念之外,還有:

=>「查某囝仔不要穿太露,會危險」?
在英國,民調顯示有將近半數的人認為,女性穿著太暴露而遭到性侵害,要自己負責;
在台灣,這雖然是個老掉牙的陳年爭議了,
但目前似乎還是有不少長輩認為,女性在穿著上應該自制、避免自招風險。

=>「老公不要被老婆壓得死死的」?
於是,訂婚時戴戒指雙方要經過一番「指上角力」;
女方個人學歷、女方家族財力若高過男方,更可能引來「怪怪的」、
「他在家裡是不是很沒地位啊?」的議論。

=>「嫁了人就是潑出去的水」?
為何結了婚,在所有人都要回家與自己親人溫馨團聚的除夕夜裡,
女性卻被迫要留在夫家、以侷促不安又帶著不甘的心情煮著/吃著年夜飯?
為何女性清明節是跟著先生去掃他們家的墓?而不是自己家的墓?


在閱讀"性別v人權"議題文獻的這段時間,
腦子裡轉呀轉的總是這些想法,也經常懷疑這些理論上頗富吸引力的思維,
是否真有可能在台灣社會落實、扭轉傳統觀念?
有點孬的我,還不確定涉及到自身時,
有沒有勇氣主動揭開這層保守而虛偽的傳統性別設定面紗(希望我有><"...)。
也許這需要時間,需要世代交替帶來觀念的汰換;
也許這需要所有願意認真面對性別設定的人們--包括男性、女性在內,
主動質疑、挑戰這些一向被認為是不變真理的傳統性別論述。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AnitaNGeoffr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6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