University Park in snow

胡佳,是最近偶爾出現在國際媒體版面的中國人權份子。
可以想像,成為新聞焦點的原因,是因為他被中國官方逮捕了。
有人說,這揭開了今年北京奧運的黑暗序幕。

值得注意的是,胡佳並不是以政治異議作為核心關懷。
他關切的,是由早年的環保議題,到最近飽受國際抨擊的中國愛滋病問題。
他並未企圖推翻政府、追求政治權利;
他只是想揭露在這個獨裁政府統治之下,社會黑暗角落的真實面貌。

2006年初,胡佳曾經神秘失蹤一個多月,想來應是秘密警察的傑作。
獲釋後,他與妻子一同被軟禁在北京住家。
拜資訊科技之賜,他以影像記錄了軟禁的方式與過程;
透過影音網路,世界見識到這個誇口「進步」、「開放」的極權國家,
究竟是如何以軟性而綿密的方式,嚴厲箝制人民的思想與言論自由。

一共7段影像,長約半小時
(若有興趣,可瀏覽第1部份底下的留言,有些國際網友的交鋒)。
沒耐性的人,可能會覺得胡佳在寫流水帳,
反覆紀錄每天早上妻子曾金燕開車出門上班,底下的國保打牌、吃飯、打瞌睡,
傍晚妻子下班、買菜返家...,以及北京城的四季景色變移。
但在我看來,卻是感到無止盡的反胃。
胡佳以平凡瑣碎的生活細節,平靜無奇的聲調用詞,
細細訴說著最殘暴扭曲、最顫慄難忍的極權統治力量。

胡佳真的是紀錄著自己軟禁生活的一點一滴。
妻子出門上班,背後秘密警察隨即跟上;
百般聊賴的國保在門前閒磕牙,遠遠的秘警車輛似乎經常更換。
為了徹底封住他的口、他的筆,極權體制不惜動員大批人力資源,
一年365、一天24小時,毫不間斷地封鎖、監視他的生活與活動。
當發現自己再也出不了家門,外頭永遠有四、五人守候著,
極權政府的暴虐壓力,一點一滴緩慢地滲入身邊空氣中。
心理能量不夠堅強,或許輕易就此崩潰,屈服於政府的威逼之下。
胡佳被軟禁後的「反監視」,說明他是個無所畏懼的人權鬥士,
但也道出身處極權體制下,鬥士最終只能無奈放下武器,坐困愁城。
最最諷刺的是,他居住的城區,竟然就叫「自由城」。

2008北京奧運只剩半年,隨著媒體逐漸聚焦,
中國的人權問題最近也常被搬上國際檯面討論。
儘管中國官方一再反擊、辯護,但目前在國外媒體報導中聽到的,
經常仍是形容為"appalling human rights records"。
而當大批國際媒體陸續進駐北京,中國官方又不能禁止記者主動採訪胡佳,
最省事便捷的方式,自然是一步作二不休--
胡佳在今年1月再次遭到逮捕,罪名是「煽動顛覆國家政權」。

台灣距離威權統治的歷史尚稱不遠,這樣的罪名似乎有些熟悉。
面對異議份子,極權政府可以無所不用其極;手段,也是可大可小。
軟性的威嚇方式--軟禁、跟蹤、恐嚇,絕對有寒蟬效應的噤聲作用。
知名者,如台灣早期自由主義者殷海光,在軟禁的心理高壓下英年早逝;
較近者,如台灣公法學先鋒許宗力教授,也自述曾遭警總跟蹤監視。
胡佳揭開了中國政府最不願正視、最不希望國際社會窺見的人權黑暗面:愛滋病問題。
儘管憚於他的國際知名度,官方不敢大膽採用人間蒸發的滅口手段;
但在這場「中國人終於站起來了!」的國際運動盛會前夕,
讓胡佳「暫時」消失個半年,無法四處趴趴走向國際發聲,至少還符合高層所欲。


看著胡佳的軟禁影片、人權奮鬥經歷、國外媒體報導,
我心裡的感覺其實不只是難過,或許還有掙扎。
大學畢業時選擇唸公法,單純只是「刪去法」下的結果--
因為商法爛、民法沒把握、刑法太嚴肅,只好選公法。
研究所時對人權法開始產生興趣,或許和遇到的老師有關,
他們使我發掘了人權法與政治、社會、哲學領域的密切關聯,
讓自己不想拘泥於傳統法律人的窠臼下,嘗試尋找另一種演繹法律的方式。
到了國外,見到每位教授積極活躍於各色人權組織,
許多國際學生輕易搬出洋洋灑灑的人權工作經歷,
又讓我更深刻辯難:讀人權書,所為何事?

其實有些慶幸,我似乎還保有最初對人權法的單純熱情與興趣,
不希望只因屈服某些人口中的「經濟壓力」,企圖成為一位沽名釣譽的人權律師。
然而,憑藉一己對人權的知識與熱情,讀人權書,
必然是像胡佳、或許多中國維權份子一般的下場嗎?
每念及至此,我似乎又有些退縮了。

至少確定的是,人權是需要具體行動實踐的。
至少確定的是,我不想成為台灣還滿常見的蛋頭教授:
死命分析著法典文字、法條關聯、國外法制內容,
毫不猶豫地適用於台灣實際案例上,再引用國外學說大肆批判一番,
進而拼出一篇篇SSCI期刊論文、參加一場場研討會,
期盼早日掛上教授頭銜、早日跳槽到台北市的國立大學法學院任教。

但如何實踐,我真的不知道。
儘管現在在台灣呼喊人權,已不致於因言賈禍;但這可不適用於對岸。
我不確定我有沒有勇氣效法胡佳,敢在極權政府的面前,
高聲為社會弱勢者爭取人權,說著掌權者最不中聽的話語;
我不確定我有沒有勇氣,承擔引此而來、無法預知的風險。
然而,若缺乏這樣的勇氣,怎能誇口說自己的研究興趣是「人權法」?

我不想成為「知易行難」的牆頭草。
現在的我,還在估量自己的勇氣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AnitaNGeoffr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